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北山闲人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日志

 
 

当代甘肃书法批评之七   林经文  

2016-07-25 13:16:13|  分类: 甘肃书法批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林经文先生是个三代相传的书法家,也是名响陇原的书画篆刻家。林经文先生走向成功,一条根本原因,就是他由一个企业工人变成甘肃画院的专业书画家,一步跨入专业圣殿。他没有进过专门学校,也没有高等教育的毕业文凭,只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画名家研修班”进修。他的书画脱胎于“师徒加自学”的古老方式,但他终于成为书、画、印、诗皆能,具有文人情怀和传统情结的艺术家了。路途艰辛却跋涉,成就野心报有终。不易,也不简单。

  在林经文先生的艺术世界里,占较大份额并为行当里首肯的是他的书法,其次是篆刻和探索式的文人画。他的书法,篆书从齐白石篆书入手,取法《石鼓文》兼取近人刘自读书风;行草书取法二王、写经、董王、赵之谦、黄宾虹乃至东汉《柩铭》及徐渭、文徵明等明人遗韵,以“写心”为主,篆刻则遵循“印从书出,书以印入”并力求蜕变,路子很宽,的确走过一条不断求变创新的历程。他的书法,早时行、楷,中以线条奇特、灵动多变的篆书成名,旋又抓住启功摆弄了几年,后来一直在明人书法上花功夫并走向今天。应该说,他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打破篆书严谨婉转、对称流畅的基本法则,从结构之变到线条创制新法,借鉴《汉代柩铭》、汉砖而活其化,胎于齐、黄筋骨而破其法,终于打造成为完全个性化的篆书风格,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多个国展上频频亮相,获得普遍认可和好评。对他的篆书,尤其常露相的草篆作品,王孟奇曾用“峻健松灵”四字作过形象的概括,并说当代写草篆“能出经文之右者恐怕并不多见”;刘正成先生亦总是对他高看一眼。他十分喜爱黄宾虹篆书那种“古润华兹”的气息,认为是“近代篆书成就最高者”,并花多年心血试图融会齐、黄两家之法,但又偏于黄氏风格,创造出一种颇有画意、既古典又富现代气息的个性特色。对于书家来说,创造出个性的独立风格是毕生的追求。林经文先生的书法是“道”,毕生追求已基本上变成现实,这就是他的成功。伴随着书法的进程,林经文先生的篆刻艺术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前些年刻制的不少小玺印,可谓他篆刻生涯中辉煌的一页。如同他的书法一样,篆刻也是竭力求变求新,法于古典成于当代,既古朴又具时代气息,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无论书法、篆刻,林经文先生的实践都告诉大家,悟性、方式、方法和刻苦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先决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天分、观念问题。

  其实,林经文先生也有不足和问题。以笔者见,他的书法,草篆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高峰,而写了几年启功却似走向了一种“退步”,好在没出几年,他便另易他途,在徐渭、文徵明等明人那里找到了解渴之水,并融会贯通,一路走来,目前的行草书显然已很有味道。依拙见,倘若他能够除掉笔下一些明显的经营痕迹,改变一些直白拘谨的线条质感,章法的气息也再贯通一些,那么我们相信,一定会更为浑融、灵动和古辣,像他的草篆一样辉煌,为世人所赞所佩,成为甘肃书坛一个不可抹去的书法大家。

  评论这张
 
阅读(13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