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先生的汉简书法艺术研究与隶书创作管窥
2016-06-13 16:33:01| 分类:
陇上名家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赵正先生的汉简书法艺术研究与隶书创作管窥
□汪志刚
当代书法创作的多元发展,主要借助于近代发现的大量书法实物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信息化,书法创作往往借鉴大量的历史遗存,以充实书法创作的语言与内涵。有着两千年之久的隶书在创作上突破了传统的碑学模式,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世纪西北汉简的大量出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书学资料,一些学者、书法理论家从文字学、文献学、书法艺术对汉简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研究,由之拓开了视野,增强了书法审美的多样性。赵正先生便是较早的从书学史、艺术理论方面进行开拓性研究的一位书法实践者。
赵正先生对简牍书法的探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他的书法本来有着良好的楷书功底(柳字和魏楷),隶书工整而平稳。因在博物馆工作,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文物,尤其是西北出土的汉代简牍,使他领略到简牍书法与传统的隶书截然不同的风格,无拘多变的结体、质朴率意的线条令他陶醉不已,随之开始了对汉简书法的研究。他一边临习,一边翻阅前贤理论,发现传统的中国书法史,因为缺少简牍资料,理论缺乏实证而变得模糊不清。在查阅了大量不同出土地点、不同时期的简牍资料,类比分析做了偏旁对照、字体对照、字形的发展变化特征对照之后,得出:“汉代的大量碑刻,不足以说明整个两汉时期的书法风貌,更不足论证由秦隶至后来各体的演变过程,只有西汉人的墨迹大量发现后,才使我们从中窥见书体发展的时代脉络。”于是,复杂的秦汉时期书法演变的轮廓清晰起来。西汉前期的隶书“笔法上无明显的波势和挑法,在字形和用笔上仍具篆意”。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撰写了《西北汉简书艺略述》《汉简书体浅析》等书学理论文章,其《汉简的书法艺术》廓清了书法书体从篆书过渡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之间的界定,给出一个全新的概念。
时值书法复兴初期,他对书法创作做了多方位的思考后认为,只有清楚地梳理中国书法发展史,才能谈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才能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实质与内涵。在清晰认识下,他的作品中较早地出现了变的思路。他在临摹了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深入学习研究了简书的用笔、章法、布白后,直取简牍形式进行书法创作,在宣纸上刷上底色长条,将隶字书写在色条上,犹如一枚枚简牍,字形或大或小,或长或扁,一任自然。从80年代中期起,一种不同于古代诸家的隶书风貌便呈现出来,字型错落有致、点画线条的浑厚质朴,构成了初期的“黎泉体”风格。
赵正先生曾在汉碑下过功夫,碑隶朴茂雄浑、淳古缜密的气息经常流露于笔下。他在临习、研究简牍书法时发现,由于简牍书写材质的局限,很少有大字出现,“都是一些小字,书写的工具是一些弹性大、制作精良的毛笔”。他总结汉简书法的运笔特征“一是创造性的发展篆书‘藏头护尾’用笔方法,二是用笔率意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弊,三是舒展肆意的波画的用笔方法,四是用笔能放能收,方笔圆笔兼而用之”,认为“这样用笔的好处是:点画内含筋骨,‘力在字中’,表现出含蓄蕴藉的美,即表现出雄浑的笔势美和强健的比例美”。由于现代书写材质的改变,书写简牍的用笔放大以后便显得轻滑、单调、难以表现简牍书法固有的随意、恣肆、古朴的风貌,写大字与写小字,在笔意的表达上是不同的,传统的书写习惯是很难有所突破和建树的。将表达碑刻书法的厚重、浑朴、简书的书写意趣为主要特色的隶书风格便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形成,因之,走碑帖融合的创作道路成为他书法艺术追求的方向。进入90年代,他的隶书作品在外观上呈现注重字形结构变化,运笔追求斑驳、厚重突出笔画的质感特征。同时,他由原来使用长锋羊毫改为使用弹性好的狼毫笔书写,在运笔时搓、捻笔管、轻振手腕的动作同时并用,后来还加入了快速拖动的动作,书写的线条显得圆润饱满,苍劲有力。在借鉴篆书笔意、汉碑风格的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借鉴后世的隶书创作的成就,分析唐代隶书风格“书写结构、用笔、楷化特征,都使得隶书远离了古意,缺乏意趣”;通过临习金农、郑簠的隶书,从中体味不同的创作手法。他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在不同矛盾中协调关于艺术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不断在艺术语言、审美视角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冲突中做审美取舍。他的书法作品注重全篇的协调、统一,追求通篇的气势意韵,以一种质朴、高古、平淡、冲和的风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即知平正,务追险绝;即知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隶书风格。
赵正先生于书法艺术实践、理论研究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说,“汉简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珍贵的遗产。学好汉简不仅是一种书体形式的借鉴,而是一种书法精神的追求”。谨以此文缅怀他对书法艺术做出的贡献。
( 汪志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兰州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甘肃书法院书法家、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省图书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等,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